健生村|認識大腸癌

大腸癌係香港其中一種最常見嘅癌症,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,2022年錄得超過5,190宗新症,佔全港癌症新症總數約14.7%。

由於早期症狀唔明顯,好多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,影響治療成效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指出,透過定期篩查、健康飲食同運動,有助預防大腸癌。美國癌症協會(ACS)亦建議50歲以上人士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,以提高早期發現率。

大腸癌係乜?

大腸癌在香港常見嗎?

係,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,大腸癌係本港第三位最常見癌症。2022年錄得5,190宗新症,當中九成以上患者年齡在50歲或以上。

死亡率幾多?

大腸癌係香港第二位致命癌症。2023年有2,266人因大腸癌死亡,佔癌症死亡總數約15.2%。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。

點解會有大腸癌?

根據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,大腸癌多由腸道瘜肉演變而成。高風險因素包括:

  • 飲食高脂肪、低纖維
  • 經常食紅肉或加工肉類
  • 缺乏運動
  • 肥胖、吸煙、酗酒
  • 有家族病史或腸道慢性炎症(如潰瘍性結腸炎)

大腸癌有咩症狀?

根據癌症網上資源中心及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,大腸癌常見症狀包括:

  • 大便帶血或變黑
  • 排便習慣改變(便秘或腹瀉)
  • 大便變幼或帶黏液
  • 腹部絞痛、腹脹
  • 體重無故下降
  • 疲倦、貧血

咩人會容易患上?

根據《健康界》及《博禾醫生》報導,以下人士屬高危群組:

  • 年齡50歲以上
  • 有大腸癌家族史
  • 曾患瘜肉或慢性腸炎
  • 飲食習慣不良(高脂、低纖)
  • 缺乏運動、肥胖、吸煙、酗酒
  • 曾接受盆腔放射治療

香港政府有無咩檢查補助市民?

有,衞生署自2018年起推行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,資助50至75歲香港居民進行大便隱血測試。如結果呈陽性,可獲資助進行大腸鏡檢查,費用由政府資助最多$8,500港元。

有無醫治?康復率幾高?

有。治療方法包括手術、化療、放射治療及標靶治療。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,整體五年相對存活率為58.2%;第一期患者高達95.7%,第二期87.3%,第三期68.7%,第四期則降至9.3%。因此,早期發現至關重要。

重要事項:本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參考,不涉及明示及/或暗示有關疾病及/或醫療的任何建議。使用任何藥物及/或補充劑前,必須先向您的專業醫護人員充分咨詢。

以上學術研究來源:

  1.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(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),提供2022年大腸癌新症數字及五年相對存活率。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
  2. 香港衞生署 – 大腸癌篩查計劃,提供篩查計劃詳情、資助金額、參加資格等。大腸癌篩查計劃主頁
  3. 世界衛生組織(WHO),關於大腸癌預防建議,包括飲食、運動及篩查。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– Colorectal Cancer
  4. 美國癌症協會(American Cancer Society, ACS),建議50歲以上人士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。ACS –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Guidelines
  5.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、香港癌症基金會、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,提供大腸癌成因、症狀及風險因素。大腸癌資訊
  6. 健康界、博禾醫生,提供高危群組資訊及健康建議,屬於健康資訊平台,內容多為醫生撰寫或轉載醫學期刊。
  7. 香港政府新聞稿及健康研究網站,關於2025年篩查計劃更新、醫生名單、登記方法。健康研究所  大腸癌篩查計劃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