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生村|一整日流鼻涕 成因及解決

🤧 成日攞住紙巾,鼻水流個不停,係咪覺得自己好似「鼻涕人」🧻?如果你每日都係咁,唔止尷尬,仲可能係鼻敏感發作!唔單止打噴嚏咁簡單,仲會影響你專注力、社交生活,甚至心情💔。唔使驚,呢篇文章會話你知鼻涕背後嘅真相😷,仲有一籃子貼地又有效嘅治療建議💊🛁。睇完你就會明,原來鼻涕都有「哲學」,仲可以控制㗎!

一齊嚟破解「鼻水的秘密」,搵返呼吸自由嘅生活~🌿💨

😷 成日呻鼻涕,可能係咩原因?

一整日流鼻涕,最常見於嚴重或持續性過敏性鼻炎(全年性鼻敏感):

  • 致敏原如塵蟎、寵物毛髮、霉菌孢子等,長期存在室內,令鼻黏膜發炎,鼻涕不斷分泌。
  • 根據研究,有 90%患者會流鼻涕94%鼻塞,症狀可持續數小時甚至一整日。
  • 若患有鼻竇炎、鼻息肉、鼻中隔彎曲等結構性問題,情況更嚴重。

🤧 鼻涕引起的社交困擾與心理影響

除咗生理唔舒服,仲會帶嚟唔少社交壓力

感受 描述
🧻 唔衛生 成日擤鼻涕容易畀人覺得污糟或「有病」
🚷 似傳染病 雖然鼻敏感唔傳染,但旁人未必分得清,可能下意識避開你
🧠 專注力差 擤鼻聲音干擾,令人覺得你唔集中或工作唔上力
😐 社交尷尬 傾偈時鼻音重、鼻水直流,可能令人唔知點問,自己又難以解釋
📉 形象影響 面試、演講、拍拖等場合發作,會令人覺得你「唔精神」、「唔整齊」
💔 情緒困擾 被誤解或避開,患者可能感到自卑、焦慮,影響心理健康

🩺 有冇得醫?梗係有!

治療方式

  • 藥物治療:第二代抗組織胺、鼻用類固醇噴劑、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,能有效控制症狀。
  • 免疫治療(脫敏):對藥物無效或希望根治者,皮下或舌下免疫療法可改善耐受性,達致長期緩解。
  • 手術治療:如有鼻甲肥大、鼻中隔偏曲等結構問題,可能需考慮手術。

🏡 日常改善方法貼士

🏠 環境管理

  • 定期清潔冷氣機及空氣清新機,保持HEPA濾網乾淨。
  • 避免地氈、厚窗簾、布沙發,減少藏塵空間。
  • 使用防塵蟎床套及枕頭套,每週用60°C熱水清洗。
  • 保持室內乾爽通風,濕度控制喺 40–60%。

🍽 飲食習慣

  • 少食生冷食物、凍飲、酒精,減少鼻腔刺激。
  • 增加抗氧化食物:奇異果、綠茶、士多啤梨、三文魚等。
  • 減少高鹽、高糖、加工食品,保護免疫力。
  • 保持規律作息與足夠睡眠,穩定身體狀態。
  • 適量運動如慢跑、游水、瑜伽,有助提升抵抗力。

🌿 天然舒緩法

  • 每日用等滲或高滲鹽水洗鼻 1–2 次,清除致敏原及減少鼻涕。
  • 熱水浴或蒸氣吸入,舒緩鼻塞與黏液。
  • 飲薄荷茶或綠茶,有助抗敏與減充血。
  • 穴位按摩(迎香穴、印堂穴),每日按壓 3–5 分鐘。

🧘‍♀️ 情緒與壓力管理

  • 減壓活動如深呼吸、冥想、聽音樂,有助穩定免疫系統。
  • 避免長期精神緊張,減少敏感反應。
重要事項:本文章任何內容僅供參考,不涉及明示及/或暗示有關疾病及/或醫療的任何建議。使用任何藥物及/或補充劑前,必須先向您的專業醫護人員充分咨詢。

以上學術研究來源:

Bernstein JA 等人撰寫的《Allergic Rhinitis: A Review》發表於 JAMA(2024年第331卷第10期,第866–877頁)。

林志峰與葉德輝撰寫的《過敏性鼻炎的致病機轉、診斷與治療》,由台大醫院耳鼻喉部提供,收錄於 台灣醫學會學術專論,2012年發表。

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分會於2022年修訂的《中國變應性鼻炎診斷與治療指南》,刊登於 中華耳鼻喉頭頸外科雜誌(2022年第57卷第2期,第106–129頁)。

香港港安醫院提供的《過敏性鼻炎(鼻敏感)》資料。https://www.hkah.org.hk/zh/health-info/allergic-rhinitis/

鍾耀基醫生於2025年在《東方新地》撰文,題為《200萬港人患鼻敏感 醫生推薦3大舒緩方法》。https://eastweek.my-magazine.me/main/

Head K 等人於2018年發表於 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 的系統性回顧《Saline irrigation for allergic rhinitis》,文獻編號CD01259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