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差異引爆笑料!淘寶「親親」令韓國女仔一頭霧水 😅

🗞️ 事件概述

淘寶客服慣性用「親親」稱呼客人,目的係表達親切同禮貌。但有位韓國女買家誤會咗,以為「親親」係要真 · 親落去,於是回覆咗個💋emoji,引發網絡爆笑。

📩 對話重點

1️⃣ 女顧客:「已下單24天,請問何時發貨?」
2️⃣ 客服回覆:「親親,出貨就發~」
3️⃣ 女顧客好困惑,先回「?」再送上「💋」
4️⃣ 事後向朋友傾訴:「淘寶要錫錫先可以落order ????」
5️⃣ 朋友:「唉是但啦 錫就錫 錫咗好快啲發貨

👥 網民反應勁爆。(資料來源:Threads)
👥 網民反應勁爆。(資料來源:Threads)

👥 網民反應勁爆

事件喺 Threads 上瘋傳,網民火速留言笑彈連連:

  • 💬「淘寶要錫錫先可以落order???」
  • 💬「來都來了,唔係唔親啊?」
  • 💬「CLS 笑到我!簡直係呢幾個月笑得最開心嘅一次~感謝樓主,感謝韓國人,感謝親親💋」
  • 💬「笑死~商家好開放,話親就親 😆😆」

 🌍 文化趣味一覽

事件反映語言用語、文化背景對理解影響深遠。以下為類似文化差異趣聞:

🌐 地區 💬 誤會語句/動作 😳 誤解情境說明
🇨🇳 中國 「你食咗未?」 外國人以為有人請食飯,其實只係問候語
🇯🇵 日本 「すみません」 可以係道歉亦可以係感謝,視乎語境
🇬🇧 英國 “Interesting” 聽落似讚賞,其實可能代表「你講得唔算差」
🇮🇳 印度 搖頭(左右晃) 表示同意或「OK」,唔係拒絕
🇰🇷 韓國 「您辛苦了」 係一種禮貌話,但外國人誤會被揶揄

 🧠 小結思考

呢單事件除咗令網民笑到拍檸檬,仲提醒大家:跨文化溝通真係要留意語言背後嘅意思。日常講法有時可能對唔同文化產生誤解,唔想做「親親女主角」,記得查清楚意思先~😅💡

資料來源:

 Threads: hsc._.daniel